南京晓庄学院美术学院暑期支教团:用“非遗技艺”点亮乡村美育之光

发布者:管理员发布时间:2024-07-12浏览次数:95



712日,南京晓庄学院美术学院暑期支教团——“将‘非遗技艺’嵌入乡村美育课的路径探究”团队为期11天的支教活动圆满结束。这场充满爱与希望的支教之旅,不仅为浦口区润江社区的孩子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知识与欢乐,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艺术与美的种子。

71日,在美术学院团委书记朱冰杰的带领下,15 名满怀热情与爱心的“小陶子”踏上了前往浦口区沿江街道润江社区的征程,开启了“沿爱有乐 江润童心”活动。该活动由南京晓庄学院美术学院、沿江街道、润江社区联合举办,并得到了励志阳光心汇心、南京爱德社会组织培育中心等公益组织的大力支持。多方力量的汇聚,为此次支教活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,也彰显了社会各界对乡村美育事业的关注与重视。

在这宝贵的11天里,我院小陶子们精心设计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非遗和美育课程。书法课上,孩子们在一撇一捺中感受着汉字的魅力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;色彩课中,他们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出内心五彩斑斓的世界;扎染、脸谱绘制、风筝制作、金箔画、剪纸等课程更是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到了传统手工艺的奇妙。每一项课程都充满了趣味与挑战,引导着孩子们细心观察、耐心琢磨、团结协作、勇于创新。

除了丰富的艺术课程设置,支教团还举办了趣味运动会。在运动场上,孩子们尽情奔跑、欢笑,展现出了无限的活力与朝气。通过团队合作的比赛项目,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团结和协作的力量,学会了在竞争中相互鼓励、共同进步。

在支教过程中,我院小陶子们与孩子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。他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,更是孩子们成长道路上的陪伴者和引路人。为了给孩子们带来更多的温暖与关爱,小陶子们自发开展爱心捐赠活动,为每一位孩子捐赠了白色T恤,并共同制作扎染服装。这份心意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了物质上的关怀,更传递了一种精神上的力量,让他们懂得了关爱与分享的意义。

值得一提的是,由于支教活动的出色开展,社区和家长们对小陶子们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认可。应临江社区的邀请,小陶子们前往当地为孩子们开展了4期非遗课程。这不仅是对小陶子们工作的肯定,更是一种激励和任,促使他们不断努力,为更多的孩子带去优质的美育教育资源和美好的成长体验。

活动的最后时刻,小陶子们鼓励孩子们自由创作,共同在旗帜上留下了珍贵的回忆。那一面旗帜,承载着孩子们的梦想与希望,也见证了这段难忘的支教时光。

作为陶行知的传人,小陶子们始终秉承着陶行知先生“捧着一颗心来,不带半根草去”的大爱精神。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乡村教育事业的热爱与执着,在乡村支教的道路上发光发热。他们深知,乡村美育的发展对于孩子们的成长至关重要,能够让孩子们在感受美的过程中,培养创造力、想象力和审美能力,从而拥有更加丰富和充实的内心世界。

此次支教活动的成功举办,离不开南京晓庄学院美术学院的大力支持,离不开沿江街道和润江社区的积极配合,更离不开每一位小陶子的辛勤付出。相信在未来,会有更多的青年学子投身到乡村教育事业中,用青春和智慧为乡村孩子的梦想插上翅膀,让乡村美育之花绽放得更加绚烂多彩。

教育是一场温暖的修行,是用生命影响生命,用生命温暖生命的过程。南京晓庄学院美术学院暑期支教团的这一善举,不仅为孩子们带来了知识和欢乐,更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反响。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乡村美育,为乡村孩子们的成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,共同为构建更加美好的教育未来而努力。南京晓庄学院美术学院的小陶子们用他们的爱心和行动,为乡村孩子们点亮了一盏盏明灯,照亮了他们前行的道路。愿这份爱与希望永远传递下去,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阳光下茁壮成长,追逐自己的梦想,描绘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。

撰稿:朱冰杰

一审:金秋萍

二审:张建军

终审:刘久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