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积极响应学校人才培养大讨论,探索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改革路径,深入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与《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》精神,推动教学理念、空间及技术的深度融合,打造跨学科、强能力的智慧课程,提升美术学院本科课程建设质量,4月17日下午,美术学院于行知组团D201成功举办《高校美育》智慧课程示范观摩活动。
本次示范课由学院副院长刘雨萱主讲,全体教研室参与观摩。刘老师是东南大学博士后、北京大学访问学者及兼职博士生导师,长期深耕高校美育研究,主持多项省部级项目。刘老师主讲的《高校美育》课程教学目标清晰、内容充实、方法灵活,课堂互动热烈,充分展现了智慧教学在美育课程中的创新实践。
课程伊始,刘老师以“你理解的‘美育’是什么?”引导学生思考,继而围绕“美育导论”展开,涵盖“美育概述”“美育与审美活动”“美育与生态审美”三部分。课程纵览古今中外,介绍了美育的历史与发展,阐释了美育的概念与内涵。从中国“六艺”“乐教”“诗教”,到西方缪斯教育、体育及雄辩术教育等,突出了美育具有弥合人性弱点、促进社会发展的特点。最后,刘老师总结美育新识发展,指出其作为审美与创造美的教育,具有完善人格、陶冶情操、滋养心灵等其他科目不可替代的作用。
课程末尾,刘老师布置课后练习,要求学生结合陶行知美育思想展开小组讨论,并观看纪录片、搜集文献资料。她强调,陶行知先生“生活即教育”“社会即学校”“教学做合一”等理念将美育融入生活化、社会化教育实践,开创中国特色美育路径。希望大家通过课后学习讨论,深入理解陶行知美育思想价值,运用于今后学习生活,以美育人、向美而生。
此次活动为学院落实智慧课程建设工作的重要举措之一。学院将持续推进“智慧 + 美育”教学改革,按智慧课程建设要求,明确目标、充实内容、丰富资源、明确场景,构建“理论-技术-实践”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,为新时代培育更多德才兼备的美育人才,推动学院本科课程建设质量迈向新高度。
供稿:美育教研室
一审:沈爱娟
二审:王小柠
终审:刘久军
智慧课程示范观摩活动现场1
智慧课程示范观摩活动现场2